富勒烯衍生物助力高開路電壓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上海科技大學寧志軍課題組今年在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該課題組前期采用低維錫基鈣鈦礦結構和納米梯度結構制備了高效太陽能電池,在近期的研究中將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開路電壓提高到0.94 V,12.4%的光電轉化效率,是目前已知的穩態輸出效率較高的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是一項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基于鈣鈦礦的單節和疊層電池是目前廣泛認可的高效低成本新型太陽能電池。但是目前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大多是具有環境污染性的可溶性重金屬鉛材料體系,尤其在可穿戴器件以及室內和建筑物等人口密集的場所中的應用時環境污染現象尤為突出,因此具有環境友好型的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成為了目前的熱門研究方向。
錫基鈣鈦礦具有高吸光系數、高載流子遷移率和理想的帶隙等優異性能,具備和鉛鈣鈦礦相似的電子結構以及相媲美的半導體性質。但根據文獻報道,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和光電轉換效率較低,目前已知的性能
最好的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開路電壓在0.6 V左右、光電轉化效率在10%左右,均遠低于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而這主要由以下三個因素造成:
- 錫鈣鈦礦較低的空位形成能導致較多缺陷
- 二價錫容易被氧化成四價錫造成結構畸變
- 錫器件的電子傳輸層能級和錫鈣鈦礦較淺的能級不匹配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寧志軍課題組前期引入低維錫鈣鈦礦來制備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效提高了鈣鈦礦的本征穩定性。同時,有機分子包裹鈣鈦礦有效抑制了鈣鈦礦和氧氣的接觸,提高了鈣鈦礦的抗氧化能力,從而進一步將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實現了5.9%的光電轉化效率。在上述基礎上,課題組進一步利用NH4SCN調控錫鈣鈦礦的結晶動力學過程,
最終形成2D-準2D-3D梯度結構的錫鈣鈦礦薄膜,該薄膜具有高抗氧化性、低薄膜缺陷濃度、高載流子傳輸速率等優異性能,可實現9.4%的光電轉化效率。
在本文工作中,作者提出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從器件結構的角度出發,在低維錫基鈣鈦礦結構和反式太陽能電池結構基礎上,設計利用較淺LUMO軌道能級的富勒烯衍生物ICBA作為電子傳輸層材料,取代常用的富勒烯衍射物PCBM,提高了光照條件下的準費米能級位置,實現了錫鈣鈦礦和電子傳輸層之間的能級匹配。同時ICBA抑制了碘離子長程摻雜帶來的電子傳輸層載流子濃度提高,降低了界面的載流子復合,實現了0.94 V的開路電壓和12.4%能量轉換效率(圖1)。通過課題組的工作表明,錫鈣鈦礦的P型摻雜所帶來的界面復合是影響器件開路電壓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過合理的界面設計,提高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
圖1(a)錫基鈣鈦礦電池的能及結構示意圖;(b)AM1.5G光照下基于不同電子傳輸層的器件J-V曲線圖
圖2 (a)錫鈣鈦礦與電子傳輸層之間的界面電勢SKPM掃描圖;(b)錫鈣鈦礦和電子傳輸層之間的界面非輻射復合示意圖。
近幾年來,寧志軍課題組通過在材料和器件兩個方面的研究,大幅度提高了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低維錫鈣鈦礦結構的引入也對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近年也成為了研究熱點,是環境友好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效率
最高和最有前景的一種。
文章信息
這一成果以“Ultra-high open-circuit voltage of t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an 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 design”為題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該論文
的第一作者為上海科技大學博士生姜顯園和王飛,通訊作者為上海科技大學寧志軍教授,蘇州納米所陳立桅研究員和陳棋副研究員為共同作者。
文章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5078-2
本研究采用的是北京卓立漢光儀器有限公司
“ SCS100” 太陽能電池量子效率測試系統,如需了解該產品,歡迎咨詢我司。
免責說明
北京卓立漢光儀器有限公司公眾號所發布內容(含圖片)來源于原作者提供或原文授權轉載。文章版權、數據及所述觀點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北京卓立漢光儀器有限公司發布及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
如果您認為本文存在侵權之處,請與我們聯系,會
第一時間及時處理。我們力求數據嚴謹準確,如有任何疑問,敬請讀者不吝賜教。我們也熱忱歡迎您投稿并發表您的觀點和見解。